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2016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课题:§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二)(005)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旧知回顾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2.下列属于蜡烛性质且叙述正确的是()A.在常温下,蜡烛呈液态,不溶于水B.在常温下,蜡烛呈固态,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都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蜡烛冒出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2)关注物质的;(3)关注物质的以及。4.自然界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森林起火 D.食物腐败[来源:学科网ZXXK]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来源:学科网]A.面包发酵B.酒精挥发C.海水晒盐D.甘蔗榨汁二、新课学习【目标一】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学习用科学探究方法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实验和观察,还需推理和判断。有用信息:(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4)空气主要是由、组成的,还含有、水蒸气等。探究(或实验)报告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来源:学科网]探究(或实验)名称:[来源:学科网ZXXK]探究(或实验)目的:用品(如仪器、药品等):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或结论(1)取两只同样容积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 都是色、味、态 (2)另取两只同样容积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 都是色、味、态 (3)分别在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空气瓶中现象:呼出气体瓶中现象: 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减少,增多(4)分别在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中:呼出气体中: 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5)将一块干燥玻璃片放置空气中,对着另一块干燥玻璃片哈气 一块:另一块:看到玻璃片上有出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增多通过实验探究,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已有初步了解,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得到的初步结论:;;。三、分层作业(一)基础题1.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氮气2.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A.不溶于水的气体B.溶于水的气体C.和水反应的气体D.不溶于水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3.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深入瓶中,观察木条变化情况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D.分别加入蒸馏水,观察有无现象4.有甲、乙、丙三种气体,它们可能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现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甲气体中燃烧得更旺,乙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丙气体中木条持续燃烧,则甲气体是,丙气体是,若要近一步证明乙气体,可以向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乙气体肯定是。5.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一杯澄清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图)。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实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下照射植物主要发生作用。[来源:学*科*网](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作用。(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盛的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看法。(二)提高题6.专用仓库要求控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需要对仓库内气体进行取样检查。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取出室内空气样品。可供选用的实验用品有:烧杯、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胶皮管、玻璃片、水。你将选用的实验用品是:;你的做法是:。(三)拓展题7.当空气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时,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停止,以致死亡。一些就为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容易积存二氧化碳,为保证人身安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人能否直接进去。 宜城教育资源网www.ychedu.com |
2016年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宜城教育资源网免费提供课件、试题、教案、学案、教学反思设计等备课资源。数百万资源,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
|
|